动态
首页   返回   上一页  下一页    

《致青春》作者:网络和纸书还会继续并行存在

恒略品牌策划领导者,创意独一无二!首席恒略品牌营销策划公司!   南昌策划公司

首席恒略品牌营销策划,创造强势品牌。恒略品牌策划领导者!创意独一无二!200多家营销策划!1000多套创意方案!品牌定位就是能力,中国极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恒略品牌策划!迅速提升企业品牌与销量的恒略品牌策划!中国十大策划机构

网络和纸书还会继续并行存在

大洋网-广州日报 2014年04月26日

[摘要]每一本青春文学写的,都是更青春的回忆。如果你在读辛夷坞的《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》,在看赵薇的同名电影,并且因之而感动——恭喜你,你已经比她们老了。

 

这是一个钟楼崩颓、牧歌绝响的时代,以十年、五年、三年为单位计算的一波波新世代们,如同欧亚大草原上生生不息的野蛮人,将所有帝国的边疆突破,将每一座堡垒摧毁。他们如同升腾的地火,瞬间黯淡的火光身旁,总盛开着更年轻的红焰。于是,恋故的快车紧追着青春的脚步而来,为迷狂的心灵注入一针安慰剂。

 

每一本青春文学写的,都是更青春的回忆。如果你在读辛夷坞的《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》,在看赵薇的同名电影,并且因之而感动——恭喜你,你已经比她们老了。

 

写作带来的愉悦感是最重要的

广州日报:你是从网络创作起步的,你的成功对文学青年有何借鉴?

辛夷坞:网络最大的一个好处是把文学创作的门槛降得很低。以前需要在各种期刊上发表了,你才能挤进这个圈子。现在这个圈子被无限放大了,只要你愿意写,你就可以写,当然有没有人看是一回事。我没有什么很好的建议给后来的文学爱好者,因为我自己也没有很认真地去总结。东西写得好当然很重要,但还有天时、地利、人和。

 

写东西还是要搞清楚你的初衷是什么。如果爱写的话,不必考虑有没有人看,只要在写的时候你有愉悦感,就够了。如果你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话,写作的投入与产出,可能并不是一个很乐观的产业。如果把同样的精力投入到其他产业去,可能回报会更多。所以,还是享受写作的愉悦感,如果能带来收益,那是锦上添花的事。

 

广州日报:有没有感觉枯竭的时候?

辛夷坞:我写作的习惯是动笔的时间赶得很密集,可能一两个月就好,但之前会用很长的时间来构思。所以到我动笔的时候,大纲已经基本上弄完了,该想的东西也想到了,难的东西,瓶颈的东西都在前期。至于灵感,情感类作品更需要作者有一些很本能的东西,比如情感的敏锐度。而这种感悟是无所不在的,需要天分去捕捉,比如朋友的谈论,报刊的报道。哪怕是只有一点点小小的火花,你把握好,再加上一些技巧,就可能形成一个很完整的爱情故事。

 

广州日报:你对网络小说和网络阅读怎么看?

辛夷坞:网络小说的创作和纸书的创作是不同的方式,针对的读者群也不一样。网络文学可能需要更多的冲击力,更加激烈的情节,让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吸引,它对文字要求可能并不是很高。而纸书创作对情节的安排、节奏的推进则是另一种路子。如果把纸书放到网上去,可能读者会觉得情节推进太慢。同样,如果网络文学出成纸书,读者也未必受得了大量的口水话。

 

我觉得网络阅读和纸书阅读,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,还不存在“取代”的问题,还会继续并行存在。

小说是80后的集体怀旧

 

广州日报:你最初创作时有想过《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》(以下简称《致青春》)的火爆吗?现在回头看看,它成功的原因是什么?

辛夷坞:《致青春》是我的第三本小说,那时我还没有任何一本小说出成过纸书。所以写的时候不但没有想过说大红的问题,甚至能不能出版都没怎么想过,主要还是自娱自乐。至于后来它能拍成电影,出成纸书,有这么大的反响,我想还是因为这本书是写实的。我写的内容是十五六岁的事情,我当时的心境和这个时期也还是有相符之处。喜欢这本书的人,大多数还是从里面找到共鸣。主要还是80后的集体怀旧吧。

广州日报:能不能谈谈你的下一本书?

 

辛夷坞:已经写完了,刚交稿,还需要修订,有些细节需要修改,所以可能要到5、6月份才能出来。

我其实特别不会给自己的作品作总结。这是一个现代都市的爱情故事,可以说是“大龄剩女的华丽逆袭”,讲的是都市女性追逐爱情的故事。预计的读者的年龄层会相对地高一点点,大约在30岁左右。

 

广州日报:80后已经开始怀旧了,是不是因为现在的生活比较迷茫,所以才会常常回忆起过去的美好?

辛夷坞:我觉得80后本来就是比较矛盾的一代,他们不像60后、70前期的人,童年时多少还是吃过苦;90后又是生活在一个物质条件非常好的条件下。80后像一个过渡,两头都挨着,但又都不是完全靠着。这代人的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变革,比如上学的时候遇到了双轨制,毕业后也不再包分配等。所以他们面临的当代社会的困境、问题,相对任何一个年龄层次的人来说,要突出一些。他们感受到的矛盾、压力也更加尖锐。

 

成熟的作者会给自己设定界线

广州日报:你现在创作时会不会一开始就有预设影视的合作呢?

辛夷坞:我选题时不会为了后期的影视作品的改编而选择一个不喜欢的命题。但是在我感兴趣的范围内,我会选择一个更适合进行影视改编的命题进行创作。在创作的时候,遇到一些可能以后会给影视改编造成困难的地方,我会主动规避一下。但我觉得这不能说是有意识地迎合市场化,或者是影视改编的需要。因为一个成熟的作者在创作时,都是会给自己设定一些界线的。在这个界线之内,我尽量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。我不可能在一个真空的状态下写作,这是不现实的。

 

广州日报:你说过你是看琼瑶的小说长大的,你觉得现在的青春文学作品和她的作品差异在哪里?

辛夷坞:每一个作者,特别是女性作者写作时,肯定是不能和她所处的时代氛围分割开来的,特别是情感作品。琼瑶的作品有她那个时代的代入感,我写的主要是我经历过的东西。现在有些人说琼瑶的小说过时了,但我们回过头去看,一些爱情本质的东西,在爱情小说里是永远不过时的。不管多久,爱情的核心是不会改变的,改变的只是外壳,只是叙述方式。我们读90后写的爱情小说,我们也会感到有些不适应。这就是一代人跟一代人看事物的眼光不一样。

 

广州日报:你对青春小说的未来怎么看?

辛夷坞:人类只要有感情的需求,就会有这样一种小说的形式存在。当然这种形式可能是千变万化的,但肯定会有一个承载了感情寄托的东西存在。

 

广州日报:你的笔名和王维的那首诗有关系吗?

辛夷坞:有的。我在刚开始创作的时候甚至没有认真给自己起一个笔名。正好在那段时间,挺喜欢王维的那首五绝《辛夷坞》的,所以就取了这个笔名。但是陕西蓝田的辋川旧址,我还没有去过。

作者介绍:辛夷坞

1981年生,原名蒋春玲,当下最受欢迎的80后女作家之一,青春文学新领军人物,独创“暖伤青春”系列女性情感小说。其所有作品均长居销量排行榜冠军位置,并陆续被改编成影视作品,累计销量突破1000万册。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