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态
首页   返回   上一页  下一页    

\"风\"回路转:风电行业遇并网消纳难题 等待政策解渴

首席广告策划公司:恒略品牌营销策划设计公司   恒略创造强势品牌!   南昌策划公司

“风”回路转:并网消纳难题求解

作者 张旭东来源: 第一财经日报

风电行业至少在近期大局已定: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,大规模扩张留下的并网和消纳难题,以及对质量和服务的关注成为重点,财富神话已经随风逝去。

 

2011年,国内“弃风”超过100亿千瓦,2012年这一数字翻番至200亿千瓦,今年虽说情况好转,但也不会有本质变化。

 

本月举行的2013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,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长王骏称,将争取在2~3年内解决风电领域的弃风限电问题。

 

但远水解不了近渴,内蒙古电力公司调通中心副主任侯佑华眼下所愁的,是今年四季度风电发电指标已经用完,怎么办?

 

等待政策解渴

 

光伏鼓励政策密集出台后,同样面临产能过剩的风电也在等待新政策。

 

等待的是《国务院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》,前期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并送交国务院待批。不过相比光伏行业,风电的标杆电价已经确定,当下主要是前期发展太快留下的问题。

 

2011年以来,国内风电装机增速下滑。2012年中国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虽然比2011年下降18%,但装机容量已居世界第一。国家能源局预计,到今年底全国累计并网风电装机将超过7500万千瓦,发电量达到1400亿千瓦时,并网和消纳难题将更加突出。

 

王骏在风能大会上勾勒的未来政策要点,可以窥见即将出台政策的思路,国家能源局大力支持风电产业的发展,主要从三个方面完善相关政策。

 

首先是积极推动电力系统的改革,实现风电优先上网全额收购,加强对限电比较严重地区的研究和运行的监管,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,同时争取出台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配额制。争取用两到三年的时间,基本解决限电的问题。

 

其次,完善风电开发管理体系,因地制宜地优化开发布局,确保风电平稳有序地增长。

 

第三,加强风电产业监测和评价体系建设,通过对风电开发建设并网运行及设备质量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,定期发布信息,引导行业健康发展。

 

本报记者统计发现,纳入国家能源局统计的并网风电和实际吊装风电规模相差甚大。2012年的数据显示,两者相差1700万千瓦。也即是大概一年的新增装机没有并网,等待电网消化。

 

至于其他政策,主要是完善原有政策的执行,而非一味出台新政策。

 

并网消纳难题

 

“去年以来,弃风限电就大大缓解了。”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主任汪宁渤称,甘肃酒泉是国家支持建设的八大风电基地之一,2011年出现多起风电脱网事故,风电快速发展的并网问题开始引起关注。

 

之后,开发商开始对风机进行地毯式检查和技术改造。汪宁渤称,实际上酒泉是经过发展以后,紧接着面临脱网和限电,改造期间风机停发也算入弃风限电,拉高了限电数量。

 

2012年,随着新疆到西北第二条750千伏输电通道建设,酒泉地区的风电发电量、上网电量都不断提高。其中最大一天风电发电量占当时甘肃全省最大用电负荷的44%,可以说2012年限电状况已经大幅度缓解。

 

但甘肃所处的西北,资源丰富而电力负荷有限,还需要输电线路建设才能源源不断输出电力。西北正在建设的从哈密到郑州的特高压输电线路,将会部分解决甘肃、新疆的风电送出难问题。

 

装机容量位居国内第一的内蒙古也面临这一难题,内蒙古是风资源大省,还有国内唯一的独立电力公司,在电力输出上面临更多沟通上的问题。

 

侯佑华分析说,早期的弃风限电有技术原因。中国弃风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,很多时候是电网建设和电源建设的不配套造成的。电网要做好风电接纳,要从技术装备、风电控制和预测上下功夫。

 

“我们蒙西在现有条件下,做好风电的接纳,最主要三个因素,第一,就是要把你的技术装备水平做上来,风电的控制、预测等等技术,要有专门的技术手段来解决。”他说。

 

不容忽视的是,西部风电集中省份同时是火电大省,风电和火电的矛盾一直存在,保火电压风电一直为人诟病。

 

侯佑华分析说,发电公司希望火电和风电都很好地发电,但是在某些时候,公司更愿意发火电而不愿意发风电,因为火电的效益较高。

 

且火电和风电都有年度发电计划,目前优先保证火电的发电时间,风电并不能充分发电。以内蒙古为例,风电主要占据了新增的用电量。即便如此,内蒙古风电装机快速发展,依然面临没有发电指标的问题。

 

针对并网难,我国一向的思路是建设大电网,通过特高压输电线路输出电力。国家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王仲颖主任则认为,传统电网规划的思路都是以火电为中心,造成了弃风。而且在区域电网之间,受制于体制原因,风电也得不到很好的消纳和调剂。

 

风电转向可期

 

汪宁渤对本报记者说,总体上风电并网难在缓解,在过去两年行业不景气期,企业也在寻找各自的出路。

 

外资企业如维斯塔斯,过去两年陆续剥离非核心业务并出售。虽然一度传出被国内风电企业洽购的消息,但并没有落定。

 

漫长的行业低谷期,陆续进入风电开发的民营企业,相比此前的大国企,更加注重风机质量和投入产出比。宁夏哈纳斯新能源控股集团董事长杜彦忠就对本报记者表示,考虑到风机运行的持续性,采购时考虑最好的风机,才能获得长期更高回报。

 

外资企业针对中小企业客户的服务优势也渐渐凸显,中小企业维护的人才较少,通过专业服务定期维修更合算。这成了国内外风电企业发展的普遍趋势。

 

今年两会期间,明阳风电董事长张传卫对本报记者称,在行业不景气期,明阳着眼从金融服务上向用户提供更多选择,在产业链上延伸。

 

在产业链上拓展、加强服务已成为风电行业的趋势。风电龙头企业金风科技专门成立了偏重服务的公司天源科创,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发电量担保模式,从最简单的部件维修,到综合的全体代维。

 

但服务模式并没有完全成型,北京协和运维用电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大力称:“风电发展的后服务市场趋势和北京的雾霾一样,看不清楚,大家还是摸着石头过河。”

 

此外,政策上的空间还很大。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施鹏飞对本报记者说,政策空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,一方面是体制改革的空间,包括输电线路设计,电价机制的形成;另一方面是以地方为主的利益集团间的平衡。

 

具体而言,屡次提出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一直未出台。配额制在设计上关注资源,而不是新能源的替代效应,配额难以在全国进行交易,但如果没有交易,配额就起不到实际作用。

 

不过,因为各方面政策并不明晰,企业还在摸索中,未来只有一点是肯定的:风电装机不会如前些年那么迅猛。

分享到: